阿里巴巴在紐交所的“敲鐘”,挑動了監管層的神經。下一個“BAT”,他們寄望于在本土產生。深交所推出的“互聯網企業上市”方案或為新三板引入活水,294家掛牌企業角逐轉板,券商暗戰。
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敲鐘”,無疑成為A股的痛點。繼新浪、優酷、58同城、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先后登陸美國交易所后,阿里巴巴最終也選擇了美國。
沒有人能說清,阿里巴巴此行是否是深交所醞釀“互聯網企業上市”方案的導火索;但在投行圈看來,監管層急了。
而早在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多次傳遞“互聯網企業未來可上A股”的信號。下一個“BAT”,他們寄望于在本土產生。
創業板首發改革出臺前,曾有消息傳出監管層允許互聯網企業上創業板,然而創業板首發新規一出,對互聯網企業上市未提及,有接近深交所的人士表示,“內部對互聯網企業的盈利性問題存在較大爭議?!?/p>
今年10月,證監會對深圳資本市場提出15條改革創新意見,其中表示允許未盈利的互聯網企業先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發行上市。
在理財周報記者對各方的采訪中發現,新三板互聯網企業對此項政策持歡迎態度;券商人士則盼細則盡早定下來。
294家掛牌企業角逐轉板,
綠岸股份摘“盈利王”
早在1999年,以新浪、搜狐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奔赴海外上市,從此國內互聯網企業如同熱潮,一波又一波涌向境外交易所。
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在今年兩會期間明確表示,諸如當當網、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選擇海外上市,值得反思。
多名圈內人士表示,以目前資本市場環境下,互聯網企業難以在國內A股實現上市。
廣州一名新三板人士感觸很深,其曾接觸不少互聯網企業,他向理財周報記者坦言,僅僅是股權架構方面,就有可能引起上市爭議。
“互聯網企業創業初期,企業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燒,需要依靠外部融資手段,但是如果按照同股同權的方式,那么企業家的實際控制地位就不存在了。阿里巴巴從一開始設立的股權結構就是同股不同權,作為實際控制人的馬云,股權一直被稀釋,但是根據章程規定,即使如此,其表決權比別人要高。國內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現在甚至未來,都是采用同股不同權模式?!?/p>
此外,如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則與A股市場,甚至與H股的法律法規完全不相符。
投中研究院負責人宋紹奎向理財周報記者分析,互聯網企業之所以沒在國內上市,核心在于國內A股上不了。“首先,財務數據在審批環節,就可能不達標。”
以今年5月在納斯達克登陸的京東為例,2011年京東凈虧損12.84億元;2012年凈虧損17.29億元;2013年凈虧損5000萬元;2014年的第一季度,凈虧損37.95億元。
投行界人士笑稱,此類企業若在A股上市,不可能通過發審會。
宋紹奎表示,其次,互聯網企業的運作模式與傳統企業不太一樣。從投資角度來講,美元基金更容易理解他們。所以項目的一些融資方以美元基金為主;若企業未來在海外上市,對美元基金的投資而言,更方便一些,所以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去納斯達克、港交所甚至新加坡上市。
他認為,從融資體量分析,中國的企業在海外市場部的認同度一直是極其微弱,總體來講國內市場整體的企業估值會高一些,所以條件允許的話,大家還是希望能夠回到國內來?!艾F在是口子沒有打開,如果開了的話,相信還有很多互聯網企業會考慮在國內上市,或是在海外私有化再回A股上市?!?/p>
宋紹奎談道,從實際操作來說,互聯網在國內發行上市還是有很大懸念。其實國務院二季度就已經發布相關的文件,來討論這塊操作?!暗覀兏P注的還是落地。本身針對創業板的改革以及針對A股市場的改革是一個一體化的,要等年底看看未來的設計方案。”
盡管互聯網企業登陸A股受阻,新三板為其開了一扇門。受新三板擴容、政策紅利的帶動,大量高新技術企業被引入到新三板池中,其中不乏“小而美”的互聯網企業。
對于證監會提及的“未盈利互聯網企業可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申請到創業板發行上市”意見,理財周報記者對新三板掛牌企業進行梳理。僅憑此“意見”,符合條件的掛牌企業不在少數。
根據Wnd數據統計,若以“掛牌至少滿一年”的標準來看,共有351家企業,占比29.82%。若賦予“最新一年盈利”條件的話,有294家企業達標,占掛牌總數24.99%。
其中,以“證監會行業”分類出來的互聯網及其相關服務企業共有27家,占比為2.29%。綠岸股份去年凈利潤為9155.63萬元,成為互聯網領域中盈利最高的企業,遠拋后者;萊富特佰、銀橙傳媒、牛商股份、樂升股份分別以1335.46萬元、1055.79萬元、1039.41萬元、954.63萬元排在2-5名。
在虧損方面,互聯網領域中,有5家企業凈利潤在去年顯示為負值。其中,中搜網絡在去年成為新三板互聯網行業里的“虧損王”,虧損達1.42億元;荊楚網、天呈醫流、酷買網、中網科技分別虧損193.29萬元、139.15萬元、125.25萬元、74.29萬元。
而從今年中報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虧損互聯網企業有7家,中搜網絡的虧損程度(-8264.41萬元)仍然為行業第一;頁游科技、圣博潤、網蟲股份、萬泉河虧損金額亦是百萬元級別。綠岸股份凈利潤在上半年穩居第一,盈利2804.51萬元;銀橙傳媒、銅牛信息分別盈利1504.51萬元、533.20萬元,排入前3位。據統計,上半年盈利的互聯網企業有20家。
此外,根據半年報資料,共有5家企業資產規模超過億元?!疤潛p王”中搜網絡資產總計第一,達2.66億元;綠岸股份、國創富盛、行悅信息、荊楚網緊跟其后,分別為2.20億、2.12億、2.00億、1.15億。
據了解,綠岸股份是集產品開發、運營服務以及銷售推廣為一體的互動娛樂產品綜合服務商,致力于網絡游戲產品的技術開發、內容設計以及運營、推廣等。而中搜網絡則定位于國內第三代搜索引擎服務及技術應用提供商。
掛牌企業期待轉板但不盲目
對于此次“轉板”信號,多家新三板企業表示期盼已久,力爭在A股上市。
“我們當然是希望政策能盡快出來,這塊應該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出臺。因為我們公司所屬的行業是互聯網信息行業,所以如果具體細則出來后,我們也是很有意向申請轉板。”網蟲股份董秘馬麗琴告訴理財周報(http://www.lczb.net)記者。
據了解,網蟲股份定位于地方門戶網站運營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主要業務是以旗下寧夏網蟲網站為依托,建立起網絡廣告、增值、電子券及網上商城等三大業務。公司主要通過與電信運營商、大型商業連鎖集團、銀行及聯盟商家合作。
網蟲股份在今年5月掛牌新三板,資產規模為1100萬,去年以64.75萬元微利,今年上半年虧損178.26萬元。
公司表示,由于上半年開發大型營銷活動“燒錢戰”,前期做了大量物資和人員投入,致使上半年公司經營成本較大,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利潤總額-180.61萬元,同比下降91.72%;凈利潤同比下降62.08%。
談及互聯網行業融資情況,上述網蟲股份董秘書馬麗琴表示,“針對互聯網行業,還是有比較多的投資人愿意投資互聯網這塊?!?/p>
新網程董秘李勤向理財周報(http://www.lczb.net)記者談道,“我們其實也在關注,這是個利好消息。但我們是不是真的要做準備,這個取決于我們自身條件。從目前來看,政策還是不錯,并且我們屬于高新技術企業,掛牌已經超過一年,各方面條件都還不錯;但是細則出來后,到底能不能落實到我們頭上,我們其實還是很疑惑的。”
李勤有著更現實的考慮?!靶氯鍜炫破髽I規模都不是很大,大部分企業利潤比較薄。假設新三板有綠色通道直接通往創業板,我們是非常歡迎的;但如果不是,我們是否申請上市就是另外一個問題,因為上市成本很高,要花費數千萬元做準備,盡管我們企業可以想辦法籌集資金上市,那就違背原來的方向?!?/p>
在其看來,上市與否,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而不是給自己帶來負擔。只要企業自身具備條件,在任何板塊都可以上市。
據了解,新網程主要業務是研發、生產、銷售與互聯網數據采集、分析、控制、管理技術相關的產品,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公司致力于上網行為管理研究,為電信、金融、電力、教育、酒店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提供上網行為管理、網絡信息安全審計等產品及服務。
新網程在去年7月已到新三板掛牌,資產規模為1830.65萬,去年僅微利22.60萬元,今年上半年虧損167.56萬元。
公司報告稱,報告期內,公司新開發了無線Wifi應用、內網管理等幾款產品,研發投入比較大,同時無線Wifi應用領域項目規模大,開發周期長,另外一些大項目是租賃收取服務費模式,前期投入也比較大,加上勞動力市場成本上漲,原材料成本上漲等諸多因素影響,從而直接影響公司的上半年的收入。
李勤表示,“上創業板是很次要的事情。目前新三板門檻很低,擴容放開后,很多政策也隨之放開,對我們來說,我們工作一如往常,不會因為掛牌或者上市而發生變化?!?/p>
對于創業板的優勢,李勤認為,“創業板融資功能確實很強,交易活躍度比較高。但假設企業自身不具備條件,即使上市,也會使得自己處于被動局面,因為沒有盈利能力、沒有太多發展空間,一上去就很容易被別人遺忘了?!?/p>
“我曾經接觸過一家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他們股價如今僅幾角錢一股,這就沒有意義了,市值還沒有我們高。所以轉板上市最重要還是看企業自身條件,政策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p>
盡管如此,李勤仍然高度肯定這項政策,“它給我們帶來另一個好處是有更多的人來關注我們新三板企業。一些投資商原本對新三板沒有興趣,認為新三板活躍度不高、公司規模比較小,如果有了創業板上市的通道,他們更多關注我們掛牌企業?!?/p>
中搜網絡董事長陳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監管部門調整互聯網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門檻,對于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來說,有點太晚了。但是對于中搜來說,是個好時機。”對于虧損情況,其解釋,公司主要是把大量資金投到移動互聯網領域,而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券商暗戰
然而,據理財周報記者對券商人士的接觸,發現投行人士基本都有儲備互聯網企業項目。
“我們現在做的項目就是互聯網領域,不久就會在新三板掛牌,”廣州一名投行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這個項目質地不錯,掛牌后應該會比較受投資者歡迎?!?/p>
而深圳一名資本市場業務律師最近亦頻繁接手新三板互聯網項目,“互聯網企業特別多,有做電商、門戶網站、網貸等等,還是有一些不錯的項目。”
北京一名保代笑稱,“現在企業會往互聯網概念靠攏,我接到兩個項目就是傳統行業往互聯網領域做轉型,應用到大數據。”
深圳一家大型券商的新三板負責人則表示,不同行業的項目都有做,沒有特別主攻互聯網領域。
對于證監會此次信號,券商人士紛紛搖頭,他們反映“細則沒有落地,無法說得清楚?!?/p>
上述大型券商新三板負責人表示,“僅從證監會這一句話理解來看,新三板符合互聯網、高新技術的特點有很多;大部分企業盈利;到年底掛牌滿一年的企業也有幾百家,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該負責人補充,“細則沒有出來,我們不清楚具體狀況,不知道哪些企業是適合的;并且互聯網企業的定義,我也沒有搞明白。對于細則這塊,我目前還沒有看到出臺的時間表。”
前述廣州投行人士直截了當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現在掛牌企業轉板目的比較強,我手上的一個互聯網項目,就是為了等到明年或者后年轉板?!?/p>
而對于如何“大浪淘沙”,甄選出“有潛力”的互聯網企業,券商與私募人士均表示難度較大。
“互聯網企業太多了,并且規模與質地參差不齊?;ヂ摼W企業在成長初期時,很難看出前景,例如一兩百萬注冊的企業,未來可能有十億的利潤,這是很難預測的?!鼻笆鰪V州投行人士解釋。
他表示,“如果以前沒有投過互聯網企業經驗的人,其實是不敢投互聯網企業,因為慧眼識金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有的。除非分散投資,增大命中的概率?!?/p>
“我們基本投傳統型行業或者軍工類企業,在互聯網領域做的項目不夠多,”北京一家大型私募亦也談到同樣的看法,“互聯網領域有很多細分行業,要由對細分領域比較懂的人來投。并且互聯網概念比較熱,在這一塊的投資上我們有點拿不準,我們決定還不如交給更懂的團隊做,我們不過多干預,否則在互聯網領域上,投資精力上不去?!?/p>
盡管如此,仍有私募與風投對新三板互聯網企業感興趣?!坝吞潛p只是表象,根本是要看企業所在行業。我們會對傳統行業企業的財務苛刻要求;但新興行業不同,尤其是互聯網,未盈利實屬正常,他們的盈利模式與傳統行業不一樣。”上海某券商新三板人士表示。
以中搜網絡為例,在2013年公司已經虧損1.32億元,但在今年的定增中,公司魅力不減。據悉,5個外部投資機構合計認購本次發行股份4347826股,認購金額達1億元。其中,浙商創投旗下的浙江信海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和浙江浙商利海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合計出資3000萬元。
而對于私募與風投在互聯網領域的投資風向,根據CVSource統計顯示,移動互聯網相關的主題仍然是主要選擇。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共披露66起融資案例,融資總額達4.25億美元。投中研究院認為,主要是由于移動互聯網行業處于發展初期,各細分領域均有廣闊挖掘空間,因此,整個行業的投資隨著市場環境的回暖率先恢復。
新三板與創業板之爭
有市場人士懷疑,此次信號釋放,對新三板而言不一定是利好消息,有可能出現大量企業轉板,使得新三板流失優質企業資源。
多名券商新三板人士表示“多慮”。
中關村(6.31, 0.04, 0.64%)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向理財周報記者反問,“能轉走多少個?”其解釋,“這不是門檻高低的問題,是門檻的寬窄問題?!?/p>
上述深圳大型券商新三板負責人表示,“這個其實是進一步講如何轉板的事,對于新三板掛牌企業來說肯定是好事情,因為可以讓新三板企業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同時,新三板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板塊,可以包容更多的企業進來。往創業板轉板,只是給新三板掛牌企業服務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p>
上海某大型券商新三板副總向理財周報記者闡述他的想法,“我是這么理解的,如果不盈利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可以到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再去創業板上市,其實對于新三板來說總體利好,否則這些企業不一定流入新三板,有可能直接做成海外架構然后在海外上市了。流入新三板企業一批佼佼者會轉到創業板去,一部分就在新三板繼續融資,對于新三板來說,基本上是引入一批活水了。”
該上海券商副總認為,“有了這個信號后,我們可以更努力地去尋找互聯網企業到新三板掛牌。未來有一種情況可能會出現,就是越來越多的優質互聯網企業積聚在新三板,他們通過做市或者其他方式,維持一個比主板更高的市盈率,那么這些企業就不需要轉板了?!?/p>
投中研究院負責人宋紹奎表示,從不同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從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到新三板和四板,這是一個階段化的體系,它的體量、發展狀態、趨勢等,理論上是一個浮動的體系。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理論上來說是可以轉板,無論向上或向下,只不過現在中間市場的夾層還沒有打斷,尤其是主板這塊是壟斷的,大家都想進去融資。因為上市公司平臺的融資方式是多元的,例如定增或者發公司債,但在場外很難做融資行為。
新三板可以通過做市商或者定增方式,加大流動性,但是現在不可能立即符合大家預期。大家還是希望進入場內來交易,只要符合條件的,大家都會搶著轉板。未來在中長期時間內,各個板塊之間的壁壘打消之后,大家會再次做選擇。
然而,如此一來,創業板是否會與新三板形成競爭關系。
上述廣州人士分析道,“現在有很多企業都是以互聯網進行備案,這也是深交所希望自己能更有競爭力的舉措吧。”
深圳一名投資新三板的私募人士表示,“新三板當然希望好企業留下,然后做成納斯達克。但對于企業來說,哪里股票流動性好、估值高,就會去哪里?!?/p>
根據wind數據顯示,在創業板互聯網企業中,網絡游戲概念企業市盈率平均為146.98倍;移動互聯網概念市盈率平均為59.18倍;大數據概念市盈率平均為86.43倍;網絡安全概念市盈率平均為289.23倍。
本文來源:新浪財經